|
在海上風電場下養魚一邊海風發電一邊深海養魚,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正加緊建設中。 近日,記者來到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后湖風電場,只見項目進展順利。據了解,該項目主體框架結構在三個生產基地同時開工建造,上部平臺模塊已基本成型,養殖走道、網衣、防沉板、樁靴等部件均按計劃施工建造中。 值得一提的是,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實現了“三個首創”——全球首例風漁融合型深水網箱養殖與海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首創在南海開闊海域建設樁基式海洋牧場網箱設施,首創建設全部依靠綠色能源供能的風漁融合平臺。 在深耕“藍色糧倉”、奏響“海洋牧歌”新樂章的道路上,汕尾正闊步向前。 ●南方日報記者郭楊陽 一項全球首個和兩項全國首創 2023年8月25日,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在陸豐市碣石鎮海域正式開工。 彼時,由中廣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與紅海灣實驗室投資建設的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創下了“三個一”——一項全球首個和兩項全國首創,分別是全球首例風漁融合型深水網箱養殖與海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首創在南海開闊海域建設樁基式海洋牧場網箱設施,首創建設全部依靠綠色能源供能的風漁融合平臺。 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在中廣核汕尾后湖海上風電場中心區域建設水產養殖網箱。養殖網箱裝備距岸約11公里,距甲子漁港約16公里,距周邊海底電纜約1公里,水深25.7米。網箱主體結構長70米、寬35米,主體養殖水體約6萬立方米,配備噪音及電磁監測、水質監控、網衣清洗、上料投喂、活魚駁運、綠電供能六大智能化系統,并圍繞網箱建設人工生態漁礁、人工培育珊瑚苗圃等增益類生態設施。同時,規劃在智慧網箱的上建平臺開展海上制加氫、海風運維等領域的科研驗證項目,實現“漁業+”與“能源+”的融合發展。 項目于2023年8月開工后進展順利,同年12月10日,網箱平臺上部組塊在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廣州打撈局新會基地正式開工建造。該平臺上部組塊主體結構長70米、寬35米,采用樁基固定架式結構,集成網養殖、光伏和風力發電于一體,未來將集成新能源制氫、水下儲能等證驗裝備,成為目前廣東省乃至國內最大的海上綜合試驗平臺。 為了將風漁融合型智能網箱平臺建好、用好,紅海灣實驗室同步開展一系列專用監測和養殖輔助裝備的定制。該項目計劃于2024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科研綜合實驗平臺的建設,一方面可以集約利用海上風電場內閑置的海域資源,提高海上風電場海域空間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研發和應用現代海洋牧場新型裝備技術,為深遠海裝備制造奠定基礎,提高現代海洋牧場的裝備水平。另外,還可以解決因近岸退養還海、退圍還海導致的養殖用?臻g不足問題,推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高質量融合發展。 前沿技術助力海洋生物增殖 在風電場下的養殖會不會帶來海洋生態的破壞?對此,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憑借強大的技術支持,項目不僅不會帶來生態的破壞,還會助力海洋生物增殖。 據悉,風漁融合項目網箱為固定式設計,為了減少漁業養殖對局部海域海洋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充分利用網箱外側富?臻g,該項目運營過程中將引進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該技術利用養殖水域的物質和能量、生物間的生態互利性及養殖水域對養殖生物的容納量,合理搭配不同營養級生物。比如魚類、蝦蟹類、濾食性貝類、大型藻類等比例,使某類養殖水生生物能利用另一類養殖水生生物的代謝產物。新型離岸人工培育珊瑚苗圃由紅海灣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設計,包括珊瑚苗圃分布區域、水深、材料、面積、種植密度等。通過培養早期階段珊瑚幼年體,在其穩定后轉移至深水苗圃,珊瑚繁育脫離傳統場地限制,具有更高的成活率。該技術具有成本低、布設簡單、出苗率高的優點,好收養護、易回收,可以脫離傳統人工培育的場地限制,并解決生態修復中種苗不足的問題,同時滿足基因多樣性的需求。 人工生態漁礁由紅海灣實驗室聯合中科院南海所設計制造。通過對人工漁礁獨特有效的設計和布設,增益牧場區域內生態環境,改善當地的物種豐富度及種群數量,讓其覆蓋區域內的魚類種群能實現自我穩定的生物群落。 大型海藻由紅海灣實驗室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聯合設計種植。針對養殖網箱固定海域水文情況,參考季節及天氣變化因素,選擇適合的藻類進行種植,對種植藻類的種植地點、密度、搭配等進行設計。 底播增殖由紅海灣實驗室聯合水科院南海所聯合設計。針對養殖平臺固定海域水深,選擇適合的底播物種,確定其品類及數量,合理規劃底播區域,增益牧場區域內生境環境,改善周圍海床的物種豐富度及種群數量,讓其覆蓋區域能實現自我穩定的生物群落。底播增殖對深水網箱養殖平臺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底播增殖生物可以消耗殘餌及糞便,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減少飼料的浪費,其自身價值可實現額外收入;另一方面,底播增殖生物可以增加深水網箱內外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對改善網箱內外的生態環境、促進養殖物種的生長等具有積極作用。 十年后綜合年產值達300億 “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落地汕尾陸豐并順利推進,除了充足的科研支撐、強大的施工建設能力外,還得益于當地優越的自然稟賦。 陸豐市海岸線總長191.86公里,海域面積226450公頃,各項水文條件優良,海洋水文環境優越。擁有豐富且待開發的海洋資源,漁業村達到56個,從業人口10.37萬,占汕尾全市漁業人口的70%,具備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的良好養殖環境和基礎條件。 近年來,汕尾市秉承海洋資源先天優勢,以大力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為牽引,聚焦綠色能源、現代漁業、臨港制造業等海洋經濟領域,奮力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陸豐市則瞄準粵東藍色崛起示范區發展定位,聚焦“興海強市”這一目標,著力培育從種業、養殖、裝備到精深加工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邁出向深藍進發的全新步伐。當前,陸豐搶跑海洋牧場新賽道,以深耕碧海的擔當作為,踐行“大食物觀”,加快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打造“百千萬工程”新的增長極,激活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 位于陸豐碣石后湖的“伏羲一號”風漁融合平臺建成后,預計年產優質海水魚900噸,年產值約5400萬元,解決200人就業。三年后,將完成汕尾后湖風漁融合海洋牧場項目整體建設,完成“海上風電+大型智能化網箱+HDPE網箱+人工魚礁+休閑旅游”海上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同時完成陸上養殖配套基地、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傪B殖水體達30萬立方米,年養殖產量4500噸,年接待游客量達18萬人次,年總產值4.5億元,解決800人就業;五年后,將完成風漁融合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園區建設,包括育苗基地、海水養殖、裝備制造、飼料加工、成魚加工、冷鏈物流、終端銷售園區,同時帶動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綜合年產值達100億元,解決1萬人就業。 時間線繼續拉長,十年后,該項目將完成海洋牧場產業集群化發展,各產業板塊發展日趨成熟,形成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集群基地。同時,帶動周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綜合年產值達300億元,解決5萬人就業。 聲音 海洋生態修復專家楊波: “伏羲一號”具有重要探索意義 “風漁融合項目在國際上討論了很久,但真正落地還是比較少的,所以陸豐市碣石鎮‘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示范項目(下稱‘伏羲一號’)在國際上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比涨,特拉維夫大學海洋生態修復專業博士楊波向記者介紹了“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 楊波及其團隊曾在紅海做過一些驗證性的風漁融合科研項目,這些項目包含了海洋生態系統的方方面面,如不同形態的礁體對魚類和珊瑚吸引力的影響,人工礁礁體的形態對珊瑚和魚類的影響等。同時,他們也在東南亞國家做了4個保護區的生態修復研究,效果都非常成功,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都只能進行到驗證階段,沒有作為大的產業項目推進。為何會如此?楊波介紹,一方面,缺少對于項目持續性的支持。由于此類項目都有周期長、投入大、涉及面廣等因素,一旦完成了驗證,證明了哪些地方可行、哪些地方不可行,就已經產生了既得利益,項目的利益相關方就會減少或停止對項目的支持;另一方面,國外很難大規模統籌資源,運用集體力量去推動這種持續性的大項目。舉個例子,在國外的公共海域建設風電場將會面臨涉及眾多利益相關方的情況,如捕撈公司、激進環保組織等會運用各種手段進行阻礙,讓許多大型項目難以推進,減緩了對遠洋生態研究新技術運用的進度。 雖然綜觀整個世界范圍內,大型風漁融合項目數量都較為稀少,但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背后,有著大量的科研數據和成熟經驗作支撐,項目團隊對此充滿信心。楊波介紹:“在紅海,我們經過了8年的驗證,取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獲得了可靠的結論。比如,不同的人工珊瑚礁和人工魚礁對于魚類的吸引力是不一樣的。要吸引不同的魚類棲息,人工魚礁的形態設計也不一樣……我們有8年來取得的數據,應用到這個項目里就會更精準。比如,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被破壞的棲息地基于此項目可以在遠離人類影響的區域得到重建,我們多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給項目建設方提供優質有效的建議。大面積的海上風電場是禁捕區域,是天然的魚類休養生息的育苗場,相信在結合先進的生態發展建設管理的情況下,讓我們能在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成為‘藍色糧倉’取之不盡的育種地,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2023年加入紅海灣實驗室后,楊波及其同事在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現場進行了5個月左右的調研。他們每個月都會乘船到項目所在的海域作水上水下的調研,包括水體渾濁度、營養鹽、結構體生物膜構成情況、魚類特點等方面的調研,調研的結果是這個風電場非常適合做風漁融合項目。 隨著項目建設方的精心建設,以及科研團隊的強大支撐,加之先天條件優越,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進展順利。對此,楊波介紹,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不僅能實現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它還有兩個重要的探索,其一,在遠海上做了一個海上實驗平臺。這個實驗平臺內,風電場、網箱,加上人工魚礁,可以探索包括水動力對樁體的影響、沉積物變化的狀況等,多種組合的新型人工誘魚裝置可以更大地提升機座對生態環境的增益。在這個基礎上,其他海洋科學探索或者設備研究很有機會取得巨大成就。其二,遠海的海洋生態系統修復意義重大,是一件造福未來的事情。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對此進行了充分考慮,從這個角度來看,該項目是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項目,這對于海洋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簡單地劃分,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可以分為三部分:海上發電風機、養殖網箱和進行生態修復的新型人工礁。其中,進行生態修復的板塊在整個風漁融合項目里占比較高,其意義也非常重要。楊波介紹,在該項目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水中的人工魚礁能很好地反哺整個項目,尤其在經濟層面!拔覀冊陲L電場布設的新型人工礁對大型魚類和幼年體有極強的吸引力,它的擺設、構造可以構建一個新的、原先不存在的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海洋物種的多樣性、豐富度和密度都會得到大大提升。同時,通過人工礁可以區域性地改變洋流動力,減少水流對基座的沖刷,這些改變可以守護遠洋風機裝備。也就是說,通過人工礁的布設既保證了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又保證了風漁融合項目的長久運行。生態和經濟在此處實現了和諧統一。正因此,我們在風漁融合的生態修復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 探索性、前瞻性項目的落地需要克服種種困難,汕尾“伏羲一號”風漁融合項目也不例外。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還需要克服遠洋的環境限制。楊波介紹:“遠洋作業需要供電、管理和運維等,還需要近岸提供強大的后勤保障。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依托于中廣核等大型企業才能夠做到! 延伸 項目背后的科技支撐 樁基桁架式風漁融合型海洋牧場漁業智能養殖平臺在國內尚屬新生事物,建好該平臺需要強大的科研技術支撐,“紅海灣實驗室”就承擔了這一職能。 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汕尾分中心(簡稱“紅海灣實驗室”)是為落實國家及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由汕尾市在2020年注冊成立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是廣東省政府推動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作為廣東省在海洋能源技術領域重點布局建設的科研實體,紅海灣實驗室定位于科研中試及產業孵化平臺,是汕尾市加強產學研融合、開展科技孵化的重要載體。該實驗室聚焦海上風電先進設計建造技術、海上風電智能運維技術、海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建設“伏羲一號”風漁融合科研平臺、創新研發車間、海洋工程水池、海風運維訓練基地、綠電制加氫一體站等大型科研基礎設施,以優勢人才政策聚攏高水平科創人才,聯合海上風電產業鏈共同打造具有可持續創新和發展能力的開放型產業創新生態。 據該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首期致力于在大型漂浮式海上風機關鍵系統、海底復雜環境電驅作業級機器人、海上風電新型安全登乘系統、綠色動力風電運維船、海上風/光/電/氫/儲耦合消納、現代化海洋牧場風漁融合等關鍵領域形成技術突破,并利用汕尾市優勢項目資源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打造一批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均愿積極參與的優質產業化高新企業落地汕尾,創建良性科技增益生態環境,服務汕尾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期統籌:南小渭郭楊陽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